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

雜記2

安裝套件(ubuntu):

先apt-get update 一下~~~

vim, taskel, synaptic,   用taskel介面裝LAMP server,  vsftp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設定:

設定php, 調整上傳檔案大小, 調整vsftp, 調整www目錄擁有者

改完php.ini, 重啟apache:  sudo  /etc/init.d/apache2 restart

參考:
php上傳檔案大小修改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chown /www 資料夾的擁有者為自己的帳號

[root@www ~]# chown [-R] 帳號名稱 檔案或目錄
[root@www ~]# chown [-R] 帳號名稱:群組名稱 檔案或目錄

2014年6月8日 星期日

Ubuntu中 向DHCP server索取指定IP

1. 編輯 /etc/dhcp/dhclient.conf

2. 加入

send dhcp-requested-address 192.168.1.240;   (IP請輸入自己要的, 這裡是示範)

3. 重啟 dhclient  (目前不清楚以下指令之行為, 待查)

dhclient -r -v
dhclient -4 -d -v -cf /etc/dhcp/dhclient.conf eth0   (eth0為預設網卡, 若其他網卡需要則選其他網卡)

參考來源:  How to request a specific IP address from DHCP server?


備註:  此方法不會綁定IP和MAC, 要綁定須到DHCP server中做設定

(一些指令)

dhclient -r eth0   釋放eth0的ip

dhclient  eth0      向dhcp server 索要ip給eth0

ip a s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查看一些ip資訊

參考來源


Wordpress Migration (Wordpress搬遷, 搬家)


新家前置作業:

1.ftp server
2.phpmyadmin
3.search and replace  (資料庫批量修改腳本)  出處
4.chown /www 資料夾的擁有者為自己的帳號

搬家開始:

1.使用tar指令打包+壓縮整個worpress資料夾, 接著用 ftp下載儲存好

2.wp-content 裡的 uploads 不要壓縮, 單獨用ftp下載儲存好,  額外做這一步的原因是步驟1.裡tar      調用的gzip不支援中文名稱,  會導致圖片中文檔名全部亂碼,  所以我另外備份

3.使用phpmyadmin 備份原站台對應的資料庫檔

4.修改URL資料

   這裡有好幾種做法, 我是用phpmyadmin修改資料庫裡 wp_options 中 siteurl 和 home 的值為新      網址.

方法a. 官方推薦, 在舊站未備份時在控制台先修改, 再下載  出處

方法b. 使用phpmyadmin修改資料庫   出處

方法c. 修改wp-config.php  出處1 出處2

5.phpmyadmin, 在新主機上開新資料庫, 把備份的修改過後的原站資料庫匯入回去

如新資料庫名稱和舊的不同, 之後要記得修改wp-config.php裡對應的
資料庫資訊, 包括資料庫帳號和密碼


6.解壓縮舊站的worpress資料夾, 用ftp上傳到新的主機上對應的資料夾

7.同上, 把wp-content 裡的 uploads刪掉,  用步驟2裡另外備份的取代  (ftp)

8.修改wp-config.php裡對應的資料庫資訊, 包含資料庫密碼

9.上傳search and replace  (資料庫批量修改腳本) 到新的worpress資料夾中
   用瀏覽器打對應的網址+檔名執行

    根據說明做網址的批量修改, 把舊網址改成新網址, 本步驟請再三確認,
    弄錯了只好再重新上傳備份的資料庫,  本步驟是為了確保圖片網址能
    成功對應

10. 輸入新站點網址,  應該成功了
   

參考網站:


2014年6月7日 星期六

雜記

Linux指令:


1.打包(Tar)(支援壓縮)  (網站備份)

ex:      tar  -zcv -f  [打包後檔名.tar.gz]  [要打包的目錄]

          tar -zcv -f  website_backup.tar.gz  /var/www

以上做法, 會將整個www資料夾, 打包並用gzip壓縮,  之後可被winRAR處理

[root@www ~]# tar [-j|-z] [cv] [-f 建立的檔名] filename... <==打包與壓縮
[root@www ~]# tar [-j|-z] [tv] [-f 建立的檔名]             <==察看檔名
[root@www ~]# tar [-j|-z] [xv] [-f 建立的檔名] [-C 目錄]   <==解壓縮

-c  :建立打包檔案,可搭配 -v 來察看過程中被打包的檔名(filename)
-z  :透過 gzip  的支援進行壓縮/解壓縮:此時檔名最好為 *.tar.gz
-v  :在壓縮/解壓縮的過程中,將正在處理的檔名顯示出來!
-f filename:-f 後面要立刻接要被處理的檔名!建議 -f 單獨寫一個選項囉!

來源: 鳥哥

2. apache的相關指令

在ubuntu上apache的一些停止與啟動的指令跟freebsd不太一樣

啟動指令:

/etc/init.d/apache2 start
停止指令:

/etc/init.d/apache2 stop


來源: Coding Life

3. vsFTP server for ubuntu

vsftpd的相關設定檔:
/etc/vsftpd.conf
/etc/vsftpd.chroot_list

修改設定檔:修改之前記得先備份。
sudo gedit /etc/vsftpd.conf

設定檔中,一些重要的設定說明:
# Allow anonymous FTP? (Disabled by default)
anonymous_enable=NO
是否允許任意使用者連線,預設為=NO,只想給自己使用的就請設為NO

# Uncomment this to allow local users to log in.
local_enable=YES
是否允許本機使用者登入FTP,使用自己的帳號登入者請設為YES

# Uncomment this to enable any form of FTP write command.
write_enable=YES
是否開放寫入的權限,視需求設定,一般開放給自己的就都設為YES

# Default umask for local users is 077. You may wish to change this to 022,
# if your users expect that (022 is used by most other ftpd's)
可寫入,且可新增目錄、檔案權限為 775
local_umask=002

注意:用戶端上傳軟體(例如FileZilla Client)時,請直接上傳資料夾,權限預設就是775,如果遠端新增目錄(新增資料夾),就要注意自行設定權限,新增的遠端目錄,預設是沒有任何使用權限的。

都改好了記得要重新啟動vsftpd,才會生效。

sudo /etc/init.d/vsftpd restart

來源: 于老師教室討論版 (Ubuntu FTP Server:vsFTPd的安裝與設定)